香港的元朗區,不是熱門的旅客選擇,卻是家中先生很喜歡的地方,有種老香港情懷。元朗有不少老店,其中的大榮華酒樓不只提供富在地特色的圍頭菜,更獲香港必比登推介。

大榮華酒樓地點
不時被台灣朋友問及香港旅遊推薦,主要分享港島與九龍區。
當然有些相對隱藏版的名單,並不適用於主流式觀光行程。
譬如元朗,是家中先生頗喜歡的社區。
“真香港人”會笑稱元朗是元朗國。
也許是這道無形結界,令元朗的時間軸仿如被定格,停在某個年華。
當中有一間酒樓:大榮華酒樓。
是我大學年代與同學聚餐的場地之一,回憶就是那碗豬油拌飯。

大榮華酒樓位於元朗安寧路。
可以乘坐西鐵到元朗站走路約11分鐘
或在元朗站轉輕鐵到大棠站,走路約4分鐘。
輕鐵大棠站也是香港傳統餅店:恆香老餅家的所在位置。
可以買老婆餅、蛋捲等。
大榮華酒樓環境
元朗大榮華酒樓,是在地人的日常,並不會被定義為精緻、必吃。
卻也因為這份日常,令我也差點忘了它所蘊含的歷史與在地意義。



也是家中先生,令我每次回港以一種嶄新視野,重新審視過去習以為常的事物。
去年中便想帶家中先生到訪大榮華,剛好遇上酒樓停業進行全面翻新。
延至今年二月,終旅成行帶先生去吃我大學時代的豬油拌飯。

這次到訪才驚覺,大榮華酒樓是必比登推介。
其實自 2010 年起,大榮華更連續八年獲得《米芝蓮指南香港澳門》必比登推介!
無論是酒樓的外觀以至內裡格局、裝潢,都很傳統老式酒樓,對於喜歡老香港情懷的朋友來說,一定喜歡,尤其是牆上的一對龍與鳳,更是日漸少見的經典酒樓標誌!
另一間有龍鳳的是鳳城酒家,也很值得和大家分享。

這樣說來,大榮華的模樣明明和從前一樣。
翻新在哪?大概是紅地毯或硬件設備?
我卻感恩他的模樣依舊。




大榮華酒樓特色
說到大榮華,就要提到香港的圍頭文化。
開業於1990年的大榮華酒樓菜式不只是傳統粵菜,而是團頭菜,結合中式宴席和鄉土風味。
甚麼是圍頭?
簡述是香港有不少原居民,會稱作圍村人。
圍頭人就以新界原居民為主,有說源自明清時期移居當地,族群包括客家、廣州,元朗就是其中的重鎮之一。
圍頭菜是圍村人的傳統菜式,也是家常菜,賣相稱不上精緻,沒有太多刁鑽廚技。
平實得來卻蘊含一種在地色彩,而且味道偏濃郁,重點在於材料與調味。
大榮華除了常見的酒樓點心,特色落在圍頭菜。
如香茜燒米鴨、缽仔豬油頭抽撈飯、鹹水檸蒸烏頭和圍頭五味雞。
大榮華酒樓對香港人來說還有一個特色,也是一開始令大榮華廣為人知的原因。
就是大榮華的執行董事梁文韜,他是美食家、食譜作家及專欄作家。
因為參與TVB的電視飲食節目而廣為人認識,在還沒有社交平台、YouTube,全民都看電視成長的年代,亮相電視的韜哥,令大榮華打出名堂。
大榮華酒樓Menu
上一次來大榮華用餐,已忘了多久以前的事,不知道有沒有超過十年。
唯一肯定是菜單設計不一樣,卻更貼近民生日常,價格划算,很好下手!
此行重點是緬懷豬油拌飯﹐也就是缽仔豬油頭抽撈飯﹐當然是每人一碗!
大榮華的豬油是取自元朗的燒臘店,都是充滿香氣的上乘品。
米則是選用老字號廣新行,新舊米混合,再用瓦缽蒸煮。

醬油選用鮮味濃郁的頭抽!所謂的頭抽,就是首輪被抽出的醬油(香港指是生抽),是味道更鮮。

網上建議一湯匙頭抽及半湯匙豬油,著實也看個人喜好。







另一道圍頭五味雞,則是運用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桔皮及草果,合稱五味,加入頭抽、冰糖,與雞一同忟煮。


有一道菜名為炒長遠,就是以銀蝦、蜆、粉絲及蛋漿炒成。
是當地人從前離開家園工作前,家人都會炒這道菜,比喻家人之間情感一直連繫,不會消失。



頭抽蒜片煎生蝦

香茜燒米鴨



蜜汁梅頭叉燒


奶皇馬拉糕也是到訪必叫菜式




席間家中先生驚訝酒樓年長服務生推著一大塊圓板前行。
於我來說,是酒樓日常畫面。
用餐桌都是這樣變大與變小,人多就在桌上鋪上大圓板,秒間生出一席12人。也是老香港的智慧,靈活,彈性。


INFO
大榮華酒樓
地址|香港元朗元朗安寧路2-6號2樓
營業時間|7am - 10pm